在空缺了4屆之后,獎金高達100萬元的四川
大學“卓越教學獎”特等獎今年終于“有主”了。
z#*fELV =%p0rz|b 四川大學近日舉行2018年本科教育工作會議,表彰了一批本科教學先進單位和個人。外國語學院教授石堅榮獲第五屆四川大學“卓越教學獎”特等獎。
>12phLu V|DAw[!6N 這是自2015年四川大學“卓越教學獎”設立以來,首次出現(xiàn)特等獎獲得者。
r
5:DIA! IL&Mf9m 通過會場外的獲獎者風采展示,人們早已得知這份大獎的歸屬,但是當主持人宣布結果的時候,會場還是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石堅一位已畢業(yè)的學生專程趕回母校,見證這一時刻。
/u5MAl.<[ {}~7Gi! 自1977年畢業(yè)留校任教以來,石堅已經(jīng)從教41年,F(xiàn)在,66歲的他處于延聘期,除了帶碩士生和博士生,他還給本科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上課。
a!]'S4JS >q"mI6F 事實上,他從未離開過本科教學的崗位,即便在擔任川大副校長的十多年間,他仍然堅持每學期給本科生開設一門公選課和一門專業(yè)課。為了不影響教學,他申請把課安排在晚上,以至于川大流行著一句話:石堅沒有時間。
E]i3E[T eqg|bc[i!t “實至名歸!彼拇ù髮W教務處處長張紅偉說,“卓越教學獎”有嚴格的評選
標準,評選不是為了追求數(shù)量,也不是基于一時的沖動,而是充分體現(xiàn)對本科教學貢獻者的尊重。
ljQru ^(u j$,:cN 2015年,在校友捐贈的支持下,四川大學設立“卓越教學獎”,評獎范圍是本科教學一線任課教師,旨在“使長期從事本科教學優(yōu)秀教師的辛勤勞動得到充分肯定與尊重”。
5hg:@i',
+q6/'ErN]m 彼時,高!爸乜蒲、輕教學”的現(xiàn)場備受輿論批評。如何激勵教師專注于本科教學,也成了高校普遍面臨的難題。就算是川大宣布設立“卓越教學獎”重獎教師這樣的消息,也引發(fā)了不少爭議。
0M>+.}e+ =:uK$>[ 首屆“卓越教學獎”頒發(fā)時,時任川大校長謝和平表示,搞好教學不容易,因為它很具體、很細節(jié),但又出不了驚天動地的、標志性的突破,他同時表示“獎勵多點沒關系”。
Jzo|$W X6kCYTJYF 按照“卓越教學獎”實施細則,該獎項全校每年評選11名,其中特等獎1名,獎金100萬元;一等獎1名,獎金50萬元;二等獎2名,獎金30萬元/人;三等獎7名,獎金10萬元/人。
VMZ\9IwI ( hp 52Vse “這個重獎,體現(xiàn)的是一種引導、一種激勵,鼓勵老師花時間、花精力、花愛心在學生身上。”謝和平說。
JN,4#, &Y4S[- 爭議之中,川大堅定地推行這一系列獎項的評選。首屆“卓越教學獎”中,獲得一等獎的文學與新聞學院謝謙教授,曾質(zhì)疑該獎項“可能事與愿違”,但因為堅持給本科生開設《中華文化》課并凝聚了極高的人氣,他被推薦參評并獲得當年的最高獎。
7'LKyy
!"3 Se{}OG) 此次評出的第四屆四川大學五糧春青年教師優(yōu)秀教學獎中,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周鼎也曾抱怨過高!爸乜蒲休p教學”的現(xiàn)象,他相信“講好一門課比寫好一篇
論文更重要”,并固執(zhí)地堅持不申報副高職稱。此次評獎中,他被本科教學管理督導委員會推薦參評并獲獎。
iP)`y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