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8樓shogun于2007-04-19 10:35發(fā)表的 : r{t6Vv2J
1、事實上經(jīng)過旋轉(zhuǎn)后,對于單個拋物反射鏡,焦平面的位置已經(jīng)變了,但是對于邊緣光線θmax,焦點位置仍然在對方的拋物線與旋轉(zhuǎn)前的焦平面的交點上,我的理解是這兩個點(在3D下事實上是一個圓)就是焦平面。也就是說,無論是front length還是back length都是離邊緣光線的焦點的距離;蛘哒f,CPC的焦平面的位置就是它對應(yīng)的conical parabolic的焦平面的位置。 ;BqCjS%`N
2、a'就是出光面的半徑旋轉(zhuǎn)前>8,現(xiàn)在要求它為8。 \@yJbhk
事實上只要tilt angle (即acceptance angle)一樣,CPC的形狀也是一樣的,無非是加了個出光面a'的大小限制后,CPC被整體縮小了。事實上a'在加上tilt angle的旋轉(zhuǎn)限制后,形狀本身就要發(fā)生改變的,但是這種改變是按最大的情況,并不是我們需要的。
個人的理解呵呵。有時間用tracepro驗證一下。我覺得對于旋轉(zhuǎn),我們只需要考慮終態(tài)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很了解過程狀態(tài)。
M|j=J{r RjH68=n (X
Oz0.W -ycdg'v 感謝 shogun提供的資料
G&Dl($ 我以前也沒有涉及過非成像光學(xué),看了這幾天都在一邊想一邊做CPC,針對兩位的討論我想回應(yīng)一下:
W8$0y2 7H?xp_D 1。樓主在圖 1.2上提到string method ,那么d點就應(yīng)該是拋物線弧abc的焦點;同理c是ed弧的焦點,那么該cpc的焦平面就是dc所在的圓面,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就是“cpc的焦平面”?
jI0gf&v8 ~".@;Q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圖1.4上的a' ,應(yīng)該就是tracepro設(shè)定上的“l(fā)ateral focal shift”,就是上面所說的“cpc焦平面”半徑。
Rzh.zvxTp W;cYg.W2 請問你們是這樣理解的嗎?
"&/2@ 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