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午夜精品_国产精品高清免费在线_99热点高清无码中文字幕_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_中文字幕国产91

切換到寬版
  • 廣告投放
  • 稿件投遞
  • 繁體中文
    • 12152閱讀
    • 41回復

    [分享]光機設計概念與分析 [復制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平常xin
     
    發(fā)帖
    19
    光幣
    34
    光券
    0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04-26
    第一章:投影機系統(tǒng)簡介 >wON\N0V_  
    u</8w&!  
    1-1光機設計初步認識 y2Bh?>pg  
    *7gT}O;p 5  
    照明系統(tǒng)的設計目的為何?燈源在LCD中有何作用? 5mB]N%rfW%  
    r#876.JK  
    現(xiàn)在要說明的是投影機光機之設計的基本概念。在此,我們以一三片式穿透式LCD光機為例。如畫面中所顯示的是一般所使用的三片式LCD所組成之光機系統(tǒng)。整個 LCD projector的作用是因為LCD本身并非自發(fā)性的發(fā)光組件,所以必須使用一個燈源來提供光源。使其能透過照明系統(tǒng),有效的照射于LCD面板上,提供LCD面板投影至鏡頭所需要的光源。 首先,我們將照明系統(tǒng)視為一個黑盒子,燈源的發(fā)光分布經(jīng)過投影機系統(tǒng)成像到LCD面板上面。由于燈源本身特性使然,其在空間上之能量部分如圖A中所示,如果將此光源直接照射于液晶面版上面,除了使得光使用效率大打折扣外,也會使的面版上呈現(xiàn)不均勻之能量分布,進而影響了成像品質(zhì)。所以照明系統(tǒng)設計之目的,就是希望透過設計的技巧,除了提升光源之效率外,并能均勻化液晶面版上之能量,如圖B中所示。 如此一來,可使得LCD成像面上的每個位置都達到均勻效率的分布。透過這樣的設計,可將LCD面板透過鏡頭成像的影像效果達到最佳品質(zhì)。 `^F: -  
    3}Xc71|v  
    1-2光源在照明系統(tǒng)之行為 '&yg {n  
    ^QL 877  
    燈源于反射罩上之行為如何? 為了使設計之照明系統(tǒng)更符合實際之需求,有效而準確的掌握光于照明系統(tǒng)之行為,就成為首要之事,所以首先我們由燈開始,藉由簡單之幾何關系,了解光于反射罩上之行為。如圖1所示,是一2次曲線方程式,我們將曲線上第1焦點定義為f1、第2焦點定義為f2,而曲線頂點與第一焦點距離則定義為f,兩焦點之距離為S。首先由f1發(fā)射出一光源達到反射罩P點上,經(jīng)過反射罩,必定會聚焦于f2上面。在f1、P、f2三點 所構成之三角形關系式中,我們定義f1到反射罩的距離為r ,P點與f2之距離則定義為r’;光線與光軸的夾角為α。則我們利用此三角關系式可以導出公式1 (r')2=r2+s2 - 2rs cos (π - α)。如果我們再把兩焦點之距離S與焦距F之間定義為延伸率E,整個r的廣義式子就是畫面中的公式2 。所以利用公式2可以廣義的定義任意一個曲線。 舉例來說:如果在f1焦點上,有一個大小固定的光源時,光線會有一個 △f1的變異量,因此在其聚焦點的位置上,就會產(chǎn)生 △f2=E△f1。所以當f1有△f1的變化量時,在f2的聚焦點會有 E△f1的變異量。利用此關系式,當f1有一定的變化量時,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光經(jīng)過一個反射罩之后,光與聚焦點處的變化量的大小為何。當S=0時,由公式2可知,R會等于F,為一個圓的表示式。當S=∞時, r可以簡化成,2倍的焦距除以1加上 cos α ,如畫面上的公式3,為反射罩一拋物線的表示式。 1-3反射罩口徑與焦距之關系 8v_C5d\  
    F4I6P  
    何謂拋物線的表示式?如何求出反射罩所需之最小口徑及最大口徑半徑? 為了解光源經(jīng)過反射罩時之行為,由前面我們得到的拋物線表示式:r為2倍的焦距除以1加上cos α ,分別仿真以光α=45及α=135,來看其在反射罩上之光線的行為。當α=45度角時,代入拋物線的表示式公式1時,可得r=2(2 - √2)f。相同的,當α=135度角(也就負45度時)可得r=2(2 + √2)f 。也就是說利用拋物線的表示式 ,隨時可以求出當α為不同角度時,R與f之間之關系式子。以我們平常所使用HID燈而言,一般的張角是由45度到135度之間,所以利用此公式,進而我們可以計算出反射罩所需之最小口徑及最大口徑半徑。依圖1例子,當α=135度時,光線由135度角出射后,這是其最大張角,因此反射罩必須當R是極大值時才可收到光。所以當R為最大值時,可得式子1:Rmax= r . cos 45° Rmax =(2 √2+2)f 。利用此關系式我們可以重復的計算出Rmax 與Rmin 之間的關系。由式子1和式子2我們可以導出式子3:Rmax =(2 √2+2)f 、Rmin =(2 √2-2)f 。我們也可由導出的結果中發(fā)現(xiàn),只要是使用拋物杯的反射罩時,當焦距固定時,其最大的口徑半徑就已經(jīng)可以決定了。而且當f固定時,最小半徑也已經(jīng)決定了。所以利用這些關系式結果可以決定反射罩之使用效率。 S'i;xL>  
    **;p (CI  
    如何求出不同焦距時的所需要的最小的口徑半徑和最大的口徑半徑? j BS4vvX?  
    laREjN/\`  
    接著,我們將前面的圖以制表方式呈現(xiàn),畫面中表格的橫軸顯示的是反射罩的焦距Focal Length,縱軸表示的是反射罩的口徑半徑。如畫面中圖形所示,當焦距固定為8mm時,其最小的口徑半徑為6.63,最大的口徑半徑為38.63。我們可由此圖表的例子與實際的反射罩作一比對,將會發(fā)現(xiàn)與實際的情況相差并不會太大。藉由此表,我們隨時可以計算出在不同F(xiàn)ocal Length焦距時的所需要的最小的口徑半徑和最大的口徑半徑。 cnNOZ$)  
    htJuGfDx1  
    第二章:投影機光學組件的角色與作用 ]KK`5Dv|,e  
    P~7.sM  
    2-1成像基本概念 ~UMOT!4}3  
    W Ox_y,  
    何謂marginal ray與chief ray?其作用為何? QTJu7^ O9  
    }0/a\  
    接著要介紹的是每個光學組件在照明系統(tǒng)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在談到照明系統(tǒng)設計之前,首先要跟各位介紹一些基本觀念,以方便各位更熟悉接下來之課程介紹。各位在之前已經(jīng)學過基本的光學概念,知道透過成像描線法可以求出透鏡的成像位置與高度。只要透過2條光線(主光線與邊緣光線),就可以表達出物體經(jīng)過一透鏡成像之過程。如畫面中的圖為例,我們先定義其中兩條光線,第一條從物體與光軸的焦點處和透鏡邊緣處所連成的光線為marginal ray ,第二條由物的最高點處經(jīng)過透鏡的stop 中心連成的光線為chief ray。當marginal ray經(jīng)過透鏡聚焦于光軸上會有一交點,此焦點處就是物體成像之位置。而chief ray為經(jīng)過透鏡STOP中心之光線,經(jīng)過透鏡時并不會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所以此延伸的chief ray與成像面也會有一交點,此交點處就是物體成像之高度。故利用marginal ray可以定義出當物體經(jīng)孔徑邊緣之光線與光軸之焦點,就是物體成像之位置。同理,利用chief ray則可定義出物體成像之高度。另外,由物點發(fā)出的光線是由無數(shù)之光線所構成,因此一物體可有無限多組marginal ray及chief ray。本例取一般常見之定義作為介紹。 ? Nj)6_&  
    /XpSe<3  
    2-2照明系統(tǒng)投射原理 4MvC]_&  
    MgJ5B(c  
    光學系統(tǒng)中各個組件之間有何種的比例關系? W4(?HTWZ  
    z/|BH^Vw  
    我們現(xiàn)在要介紹的是整個光學系統(tǒng)的內(nèi)部部分,首先看到畫面中的圖1的光學系統(tǒng)可分為Reflector、Lens Array、PS Converter以及兩組透鏡(Condenser1 Condenser2),在初始設計時,這些組件在照明系統(tǒng)中到底該扮演何種角色,該如何安排,它們之間有何種的比例關系。首先我們先定義反射罩的最大口徑為R,其焦距定義為F,Source的arc長度為d、Lens Array的大小為A ,而兩個之間的距離為fA,後方兩組透鏡的距離為fB,LCD的寬度為W。以圖2所示:一般而言,source光源經(jīng)過Lens 1會聚焦于Lens 2 。 由之前所提到的光學概念可知,藍色出射的線即為marginal ray。當source光源經(jīng)過Lens 1聚焦于Lens 2,在Lens 2會有一個source 的image成像。由於Lens 2是放置于source 的image的成像位置上,所以光線并不會發(fā)生任何偏折,而會繼續(xù)擴散。所以從這些過程中可知照明系統(tǒng)可分為兩部分:第一,當光源經(jīng)過Lens 1成像于Lens 2后會投射于LCD的面板上。第二,如果被照物體位置于Lens 1時,由圖2可知,由Lens 1本身構成之光源來看(即畫面中之藍色、紅色和綠色光線),可以知道物體經(jīng)過Lens 2的成像會位于LCD的面板上。而畫面中圖1也可視為類似圖2的發(fā)光過程,發(fā)光源經(jīng)過反射罩後,透過Lens Array 聚焦LCD的面板上。整個照明系統(tǒng)的設計概念就是,發(fā)光源經(jīng)過反射罩透過Lens Array會聚焦于PS Converter上。而圖2中之Lens 1的角色就相當于Lens Array,Lens 2的角色就相當于PS Converter,所以燈經(jīng)過Lens Array聚焦后,再透過Lens 2后會入射于LCD的面板上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