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LCD顯示器已日益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其強勢的增長趨勢也說明了未來人們將需要體積更為小巧的顯示器,像CRT這種龐然大物已經(jīng)越來越不能滿足辦公用戶的基本需求,而且它功耗很大,也不太適合大量計算機集中的場合。然而,隨著LCD的逐漸普及,它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因此,集小體積、低功耗、高對比度等優(yōu)勢于一身的OLED技術已漸漸浮出水面。 >!5RY8+
uWx<J3~q.
一、LCD缺點分析 對于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的LCD顯示器,它們標稱的響應時間都為25ms甚至30ms以上,這個數(shù)值代表了什么?讓我們用通用的算法來演算一下吧。 響應時間40ms=1/0.040=>每秒鐘顯示器能夠顯示25幀畫面響應時間30ms=1/0.030=>每秒鐘顯示器能夠顯示33幀畫面響應時間20ms=1/0.020=>每秒鐘顯示器能夠顯示50幀畫面 從這組數(shù)據(jù)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LCD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的重要性了。它和顯示器每秒鐘所能顯示的畫面幀數(shù)息息相關。雖然當每秒鐘的畫面連動性達到25幀時,人眼就會連續(xù)跳動的畫面“認作”成連續(xù)不斷的畫像,但需要知道的是,真正的流暢速度為60幀,如果以延遲為30ms的一臺LCD顯示器來播放60幀的電影或者速度達到60幀的游戲時,它的響應就足足慢了一倍,那會帶來什么?顯示器無法跟上系統(tǒng)的速度,殘影、拖尾的現(xiàn)象就會屢見不鮮。此外,LCD的視角范圍小、背光燈的壽命短,以及功耗大也已經(jīng)成為公開的秘密。 Zf>:h
]6(%tU
二、OLED技術介紹 在超薄有機層堆棧內(nèi)為基本的OLED單元結構。電流在夾于兩個電極之中的超薄有機發(fā)光材料層里穿梭,這張薄膜僅僅1mm~2mm。其中,一個電極是透明,使用銦錫氧化物作為材料。電極位于玻璃(或塑料)基板上方,這樣可以使光線通過。有機層包含了發(fā)光層以及一個電流傳輸層。當一個默認電壓(2V~10V)進入了這一層后,注入的正負電荷在放射層中進行重組,并產(chǎn)生光(場致發(fā)光現(xiàn)象)。有機層以及陰陽極的結構,都被賦予最優(yōu)化的設計,從而可以使OLED設備達到最佳亮度輸出。 f:3cV(mC
]$#bNt/p
三、OLED結構簡圖 OLED顯示器可以分為被動矩陣(passive-matrix OLED)和主動矩陣(active-matrix OLED)。前者的結構相當簡單,所以它的成本低。而后者則整合了獨立的電路板,結構更為復雜,所以成本高一些,當然,主動矩陣OLED顯示器可以達到更高的分辨率。 DD/B\
$mK;{9Z
四、OLED的優(yōu)勢 如果你被那些技術上的名詞給搞得暈頭轉向,那讓我們來看一下OLED帶來的好處吧。OLED技術承諾擁有出色的色彩還原能力、高清晰度/分辨率以及低成本,根據(jù)業(yè)內(nèi)人員估計,OLED將有可能在10年內(nèi)成為便攜市場的一項主要技術,F(xiàn)在讓我們來看一下OLED相比其它顯示技術的優(yōu)勢所在吧。 Uic
1、體積:由于OLED本身就會發(fā)光,不需要背光燈以及外部的燈光資源,所以就比現(xiàn)有技術來得輕便。一般一塊OLED面板只約1mm~2mm的厚度,通常僅為普通彩色LCD的三分之一,并比大多數(shù)的黑白LCD要薄一半,可以輕易打造出3mm~4mm的顯示器。而且,OLED擁有極佳的柔韌性,最新的技術可以使它折疊彎曲,其運用的產(chǎn)品范圍以及類型更為擴張。 7a>+ma\
2、視角:由于OLED和LCD的發(fā)光源不同(前者是放射物質,后者是映射物質),所以OLED擁有非常大的可視角度,行與列都可以達到160度以上。也許有人會說,目前MVA技術以及IPS技術不都可以使LCD的可視角度達到160度左右嗎?不錯,它們的技術的確很先進,但如果我們考慮其價格,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技術都是使用于高端產(chǎn)品上,對于那些作為手機、數(shù)碼相機、PDA等的小尺寸LCD,就無法得到如此款待。而OLED就可以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hXFT(J=
3、顯示能力:OLED理論上是可以顯示無窮種色彩的,而且由于沒有背光燈的影響,所以當像素在顯示黑色時,也可以達到全黑畫面,在對比度上有一定優(yōu)勢。上圖是OLED在紅、綠、藍三個色階上與NTSC標準的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在紅色的情況下,OLED接近NTSC,而雖然在綠和藍色上有所差距,但表現(xiàn)也已經(jīng)很不錯了。 E3a^"V3p
4、響應時間:OLED是快速高效的。由于是固體狀態(tài),其開關速度要比LCD快100-1000倍!這使其能夠徹底擺脫LCD的延遲問題,更快、更平滑地顯示畫面。這使得快速顯示不會拒絕OLED,其良好的反應時間可以流暢播放每一幀畫面。 a6zWg7 PN
5、功耗:OLED只需要2V~10V的電壓就可以充分使OLED達到最佳工作狀態(tài)。比起LCD,工作電壓的降低,沒有了背光燈使其有著更低的功耗,能夠改善電池壽命(在移動電話上僅僅需要讓每個像素發(fā)光)。 In4VS:dD
6、成本:OLED是人造的超薄有機薄膜層。這并不要求在真空環(huán)境下完成,同時也沒有包含非固定原料,所以它的制造成本低,同時也不需要昂貴的半導體制造處理技術。 OLED這項技術以及其優(yōu)點會為我們帶來什么?眾所周知,我們的移動設備在全力拉升性能的同時,也為電池的效能而努力,一方面,廠商努力地研制更為強悍的電池,比如東芝在CeBIT2003上展示了最新的燃料電池,可以為電腦提供5小時和10小時的使用時間,在現(xiàn)有的電池技術上,廠商也積極找尋著突破口。而另一方面,就是在硬件產(chǎn)品上降低功耗水平,這一舉動基本上已經(jīng)引起了所有廠商的共鳴,OLED的出現(xiàn)正是迎合這種大潮,無可非議的事實。OLED的低功耗加上其超薄的體形,除了可以延長電池的壽命,也符合目前筆記本超薄超輕的設計理念。在手機、PDA以及數(shù)碼產(chǎn)品上,OLED也有一展拳腳的機會。OLED的低功耗可以為使用時間帶來積極的作用。 kmW/{I9,ua
@@@}FV&
五、OLED普及還需時日 目前OLED還無法完全取代LCD。這其中包括了幾個比較明顯的問題,首先,LCD還擁有著強大的市場,作為剛推出的一項技術,是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完全取代占領LCD目前所控制的市場份額,其廠商持續(xù)的支持是相當必要的。其次,目前OLED還有著兩項相當明顯的問題:功率及壽命。尤其是壽命,相比LCD要短一半,LCD可以工作10000小時,而OLED只能工作5000小時,這導致它要進入電腦顯示器領域就得面對重重阻力?逻_三洋合資OLED發(fā)明者、華裔科學家、柯達公司資深研究員鄧青云介紹,目前應用OLED技術已可制造出15英寸的高清晰度顯示屏。另外,他認為該技術應用于高清晰度彩電十分適合,但目前由于壽命問題還未能達到最理想的要求。據(jù)消息稱,要明顯改善這一問題,至少需要4年~5年的時間,所以OLED要走的路還很長。其經(jīng)歷的發(fā)展道路還很遙遠。如果一切順利,相信到了2010年,我們就會看到OLED全面取代LCD成為市場上當之無愧的主流。 <IIz-6*V
U
_pPI$ =
六、結束語 目前OLED聲勢浩大,依靠其先天絕對領先LCD的技術,成為第三代顯示技術已是一個共識。但其缺點目前也讓人頭疼,壽命問題一天不解決,就無法真正的普及。而且目前OLED的市場規(guī)模仍顯弱勢,也許目前的方法就是利用OLED技術先蠶食便攜設備上的份額,待壽命問題真正得以解決后,再一舉進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