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王大珩同志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7(S66 i=^!?
i 王大珩同志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功勛卓著的一生。他將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在祖國的科技事業(yè)上,將祖國的科技進步視為最高目標,殫精竭慮、無悔付出,為祖國的科技發(fā)展、經(jīng)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被國內外公認為中國
光學、應用光學、光學計量、光學工程和光學儀器的主要奠基人,也是我國最具影響的戰(zhàn)略科學家之一。
Fb0r(vQ^ DQy<!Wb+ 艱苦創(chuàng)業(yè) 開辟光學事業(yè)新天地
%qYiE!%& ;qN;oSK 1952年,在新中國光學事業(y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中國科學院決定在長春成立中國科學院儀器館。大珩先生被任命為館長,擔當起組建中科院儀器館的重任。
!\6<kQg# miTySY6^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急需大量精密科學儀器,但當時國內還不能熔煉光學
玻璃。大珩先生運用他在英國昌司(Chance)公司工作的經(jīng)驗,在玻璃配方、退火工藝及測試技術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1953年12月,中國第一爐光學玻璃熔制成功,結束了中國沒有光學玻璃制造能力的歷史,也為新中國光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揭開了序幕。
c&GVIrJ 1R+/T 在大珩先生的帶領下,長春光機所在建所不到十年的時間里,相繼建立起了
光學設計與檢驗、光學工藝、光學
鍍膜、光學計量測試等十多個學科的工藝和技術基礎,初步構建了布局合理、結構完整、功能齊備的光學及精密機械學的研究基礎,進而一舉改變了新中國在該領域一片空白的局面。相繼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
電子顯微鏡、第一臺高溫金相顯微鏡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創(chuàng)造聞名全國的“八大件一個湯”,奠定了我國國產(chǎn)精密光學儀器的基礎。
s9)U", #@3&1}J/ 從1954年-1978年,由大珩先生領導或參與分建援建的研究所、學校和企業(yè)達到十幾家。這些機構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我國光學事業(yè)發(fā)展和光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
D,l&^diz 9z$fDs}.q 勇于擔當 做國防光學工程的領航人
&{uj3s&C
<(c_[o/ 早在英國留學期間,大珩先生非常注重光學技術在國防事業(yè)中的重要作用,這為長光所致力于國防光學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礎。從20世紀60年代 開始,他帶領長春光機所轉向以國防光學技術及工程研究為主,先后在紅外和微光夜視、核爆與靶場光測設備、高空和空間偵察攝影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JGe
.U5 -+ha4JOB 上世紀60年代初,面對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的封鎖,黨中央決定獨立自主地發(fā)展我國原子彈、導彈技術。在靶場上建立大型光學彈道測量
系統(tǒng)(150工程)是其中重要課題之一。對于當時的長春光機所來說,要完成這樣重大的工程項目困難是極大的,全所上下對是否要接受這個任務存在分歧。在這種背景下,大珩先生毅然決定承擔起150任務,并親自擔任項目的總工程師。他提出的工程總體方案和一些技術路線,對保證儀器性能指標和縮短研制周期起了關鍵作用。經(jīng)過五年多的努力,150工程順利通過鑒定,并于1966年底參加中程地地導彈首次試飛試驗,獲得了主動段飛行彈道
參數(shù),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50工程開創(chuàng)了我國獨立自主地從事光學工程研制的歷史,建立起了必要的光學領域技術基礎和相應學科,使我國的光學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TsX: rd:WF(] 1980年5月,我國發(fā)射遠程運載火箭試驗中,在大珩先生的領導下,長春光機所等研制的
激光、紅外、電視、電影經(jīng)緯儀及船體變形測量系統(tǒng)兩項光學工程,出色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蹤測量任務,獨立解決了當今世界遠洋航天測量的穩(wěn)定跟蹤、定位、標校和抗干擾等技術難題。正是由于大珩先生當年對長春光機所的準確定位,使長春光機所至今致力于國防
光電領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較大成績。
z*FCd6X {gkzo3 由于大珩先生在我國國防光學科研中做出突出貢獻,1980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并作為首席獲獎者在1985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Nm7YH@x*o 矢志教育 桃李天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