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紫外光照射某一物質時,該物質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發(fā)射出較照射波長為長的光。而當紫外光停止照射時,這種光也隨之很快消失,這種光稱為熒光。熒光是一種光致發(fā)光現象。如前所述,分子吸收了某一波長區(qū)的輻射能后,它的電子可躍遷至激發(fā)態(tài),然后以熱能形式將這一部分能量釋放出來,本身又恢復到基態(tài)。如果吸收輻射能后處于電子激發(fā)態(tài)的分子以發(fā)射輻射的方式釋放這一部分能量,即為光至發(fā)光。再發(fā)射的波長與分子所吸收的波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物質所吸收光的波長和發(fā)射的熒光波長與物質分子結構有密切關系。同一種分子結構的物質,用同一波長的激發(fā)光照射,可發(fā)射相同波長的熒光,但其所發(fā)射的熒光強度隨著該物質濃度的增大而增強。利用這些性質對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稱為熒光光譜分析法,也稱為熒光分光光度法。這種方法具較高的選擇性及靈敏度,試樣量少,操作簡單,且能提供比較多的物理參數,現已成為生化分析和研究的常用手段。
BdblLUGK# k(7&N0V%zz 1. 熒光的產生及其與分子結構的關系:
9FYUo 3z9d!I^>k 1) 熒光的產生:
]e>w}L(gV FX`>J6l:X 當光進入某種物質后,可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進入物質后,能量幾乎不被吸收;另一種是能量被全部或部分吸收。在后一種情況下,在吸收光的過程中,光能被轉移給分子。根據量子理論,分子從光波中吸收能量是不連續(xù)的、整份單位的形式發(fā)生,這些不連續(xù)的微小能量單位被稱為光量子。這也就是說,頻率n的單色光的能量必定是hn的整數倍。每個光量子的能量
gANuBWh8T Z<y I\1 E=hn=hc/λ=hcω,
zC@o &LZn
FR 這里,h為普朗克常數,6.63×10-34J/s;ω為波長,即1cm長度中電磁波的數目。從公式可見,能量E與λ成反比。
jaMjZp;{(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