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2.4米光學望遠鏡“穿新衣”——主鏡新反射膜
9月10日,云南天文臺麗江觀測站2.4米望遠鏡穿上了科研人員特別定制的“新衣”——主鏡新反射膜。
2.4米望遠鏡坐落在云南麗江高美古,目前是我國及東亞地區(qū)口徑最大的通用型天文光學望遠鏡。作為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光學單體元件,2.4 米望遠鏡主鏡在鍍膜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重大安全事故,鍍膜過程存在極大的風險和挑戰(zhàn)。如果不進行鍍膜,望遠鏡主鏡反射膜會因膜層老化,反射率隨使用時間慢慢下降。因此為了保障較高的反射率,需要定期對主鏡進行重新鍍膜。 云南天文臺麗江天文觀測站在建站時,在園區(qū)內(nèi)建設有鍍膜機房。望遠鏡鍍膜機上真空室重量約8 噸;下真空室約6 噸;連接上真空室的四根支承柱共承重約7 噸;軌道長15米,高度誤差要求不超過2毫米,寬度誤差不超過1毫米,立柱附近軌道承重18 噸,下真空室移動中軌道承重5 噸。為了確保鍍膜工作能順利完成,麗江觀測站工作人員多次進行成膜工藝試驗、吊裝演練等準備工作。 “望遠鏡是天文觀測的槍,中國最好的槍交給我們,我們必須保養(yǎng)維護好,發(fā)揮其最大作用才能出好的天文成果!丙惤^測站首席研究員白金明說。 2.4 米望遠鏡主鏡鍍膜工作的順利完成,不僅有效提高了2.4 米望遠鏡的探測能力,而且是2.4 米望遠鏡的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與此同時,麗江觀測站完成了目前國內(nèi)最大口徑的光學單體元件的鍍膜工作,對技術的積累和人才的培養(yǎng)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投入觀測以來,麗江站已對系外行星、白矮星、伽馬暴、活動星系核、黑洞等天體取得了可喜的觀測研究成果:到目前為止該望遠鏡共發(fā)表100多篇研究論文,其中一篇發(fā)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上。 其中,“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質(zhì)量最大的類星體”入選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此次發(fā)現(xiàn)的首次觀測和認證是基于2.4米望遠鏡,這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第一次使用兩米級望遠鏡發(fā)現(xiàn)紅移大于6的類星體。能夠取得如此突破,離不開麗江觀測站技術、維護層面的積累和創(chuàng)新。(作者:王 晨緋 來源:中國科學報) ![]() 1. 2.4 米光學望遠鏡鍍膜中 ![]() 2. 2.4米光學望遠鏡 ![]() 3. 眾人助力抬起主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