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熱炒的“量子球狀閃電” 其實是種“粒子”
科學家創(chuàng)造出“量子球狀閃電”?!近日,新華社報道“量子球狀閃電”被造出,極具科幻大片色彩,攫住不少眼球,被多家網(wǎng)站轉載,然而研究卻和閃電沒有一點關系。 其實,此次報道的發(fā)表于美國《科學進展》上的研究,既沒有闡明出球狀閃電的發(fā)生機理,也沒有在量子世界里再現(xiàn)球狀閃電,業(yè)內人士揶揄此篇報道中的球狀閃電是“腦補的”。那么這篇論文究竟做了哪些研究?獲得了哪些創(chuàng)造性進展呢?
沒有“閃電”,主角是斯格明子 該論文原題為《在三維斯格明子中合成電磁節(jié)》,其中根本沒有討論閃電,“故事”的主角是一種被稱為“斯格明子”的“粒子”。斯格明子遠沒有“上帝粒子”“天使粒子”那么“有名”,但同樣也被科學家探求了幾十年!八垢衩髯硬⒉皇62種基本粒子之一,它是基于材料中的固有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基本磁性單元!鼻迦A大學副教授于浦解釋。資料顯示,英國物理學家托尼·斯格明于1962年首次預言這種粒子的存在。但直到2009年,德國物理學家繆保爾等才觀測到磁性斯格明子存在的實驗證據(jù)。 斯格明子的證實讓信息社會為之一振,F(xiàn)代硬盤的磁性單元約為100納米,斯格明子這一磁性單元在尺度上可以僅為幾納米,這將使得磁性存儲的載體變得更小。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以斯格明子為單元的TB級別(萬億字節(jié))的硬盤可能只有紐扣大小。 “在非常微弱的電流驅動下,它就能高效運動,這將使得斯格明子作為信息載體在存取信息時速度更快!鼻迦A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江萬軍解釋道。此外,在斷電的情況下,信息也可以得到完整保存,因而斯格明子被認為是下一代高密度、高速度、低耗能、非易性的自旋存儲器件中的優(yōu)良信息載體,從而得到業(yè)界廣泛關注。 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正在深入探索,并取得了多個原創(chuàng)性成果。為了研究以斯格明子為單元的自旋存儲以及邏輯器件,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納米專項支持了斯格明子的相關研究,江萬軍也參與其中。 獲得更多斯格明子的新途徑 在電子顯微鏡下,斯格明子宛如物質整體中的一個個“小蜂巢”,如何讓這些“蜂巢”在材料體系中變得更多、更小,是目前探索新型自旋存儲材料的關鍵問題之一!爱旊娮优苓M斯格明子后,電子的運動方式就不一樣了,傾向于跟著斯格明子運動。”江萬軍說?梢韵胂,斯格明子更像是一種“金鐘罩”的概念。 過往對新材料體系的獲取,多是通過各種方法對材料體系的整體進行調整,使其產生斯格明子。例如,通過打破界面反演對稱性破缺,江萬軍等人首先證明了在重金屬/鐵磁體的磁性納米材料中也可產生斯格明子。該材料體系中的磁性斯格明子在理論尺度上可以做到更。3納米左右),并能在室溫下穩(wěn)定存在。 “傳統(tǒng)的固體里面,通過控制材料的內稟特性來控制電子自旋的狀態(tài),就可以制備出斯格明子”,于浦解釋,而此次的研究卻是通過操作原子狀態(tài)實現(xiàn)的。 “該研究通過電磁場操控,使得銣原子的排列形成了類似斯格明子的結構。同時也擁有了斯格明子的各種拓撲物理性質。”江萬軍說。 為了能夠操作原子,這一研究把銣原子冷卻到極低溫度,從而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tài)(BEC),讓原子失去個性,所有原子擁有相同的量子態(tài),以便可以通過電磁場進行操控,從而形成三維形狀的斯格明子自旋結構。 BEC+磁場,開啟時髦研究方向 “用原子的BEC態(tài)模擬凝聚態(tài)物理系統(tǒng)中的強關聯(lián)行為最近變成了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于浦說,“凝聚態(tài)物理研究的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固體,固體內部非常復雜,存在各種粒子或準粒子,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強電磁作用,而科學家們現(xiàn)在可以利用單一狀態(tài)的原子來模擬它們的相互作用!边@種研究手段,將為我們了解、重現(xiàn)固體中復雜的內部結構提供解決方案,其中原子的BEC特性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BEC是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在80年前預言的一種新物態(tài),這里的“凝聚”表示原來不同狀態(tài)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狀態(tài)(一般是基態(tài))。 這樣的狀態(tài)加上變幻的電磁場,就可以用來模擬固體物質內部粒子的不同狀態(tài),進而將復雜問題簡化,幫助科學家了解復雜固體內部的相互作用。江萬軍認為,“此次的實驗結果更進一步,從2維拓展到3維體系”。利用空間變化的磁場,對微觀世界達成可計算、可預測的操控,將為科學家提供更多的問題解決思路。(來源:科技日報) 關鍵詞: 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