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
物鏡結構的不同,天文
望遠鏡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9=}#.W3. M5*Ln-qt(a 1.折射望遠鏡
#.u&2eyqQ JQ
?8yl
折射望遠鏡是用
透鏡作物鏡將光線匯聚的系統(tǒng)。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就是伽利略制造的折射望遠鏡,它是采用一塊凸透鏡作為物鏡的,是最簡單的一種望遠鏡。因而有的天文愛好者買了一塊透鏡,以為就解決了望遠鏡的物鏡問題。其實,由于玻璃對不同顏色光線的折射率不同(導致
焦距不同),會產生嚴重的色差,單塊透鏡成像還會產生較嚴重的象差(即“象”與“物”在形狀與顏色方面的失真)。舉例來說,一顆遙遠的恒星在優(yōu)質望遠鏡系統(tǒng)中應該成像為一個白色的光點(光點越小其
光學系統(tǒng)質量越高,而在劣質望遠鏡中它會變成一個彩色的光斑——很多人恰恰在這一點上存在模糊概念,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在1979~1980年哈雷彗星回歸時,我們親耳聽到一些來我們天文系觀看哈雷彗星的參觀者抱怨說,他們在別處望遠鏡中看到的哈雷彗星是彩色的,而在我們的望遠鏡中卻是白色的,認為我們的望遠鏡質量不好,令他們失望,殊不知,他們恰恰是把偽劣與優(yōu)質弄了個顛倒。。
6DHZ,gWq 因此,現(xiàn)在正規(guī)的折射(或折反射)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大都由2~4塊透鏡組成復合透鏡,或采用特殊昂貴的
光學玻璃制作(如美國meade公司的ed系列),或將改正鏡的鏡面磨制成較為復雜的非球面(如施密特系統(tǒng))等,用來盡可能消除色差與其他
像差(但“殘余色差”不可能完全消除)。通常折射望遠鏡的相對口徑較小,即焦距長,底片比例尺(單位角距離的天體在底片上成像的距離)大,從而
分辨率高,比較適合于做天體測量方面的工作(如測量恒星的位置、雙星的角距等)。當然由于它的相對口徑(物鏡口徑/焦距)較小,星象的亮度(所謂“光力”)會減弱,拍攝暗天體時的曝光時間要增加。
N#-%b"( 折射望遠鏡由于對物鏡光學玻璃的材質和制作工藝的要求較高,所以成本較高。由于它的鏡身特別長,所以限制了它口徑的增加,一般業(yè)余用的折射天文望遠鏡口徑最大不超過220mm,若再要加大口徑,成本將無法承受(相比之下,另兩種望遠鏡的成本要低得多)。但對于小口徑望遠鏡來說,它的制作成本還不算很高,而它的優(yōu)點是用途較廣(既可用于天文觀測,也可用來觀賞風光),使用和維護較方便,還是比較適合于愛好者選購。
%ly&~&0 9+(6/< 2.反射望遠鏡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