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歐文.阿維茲于1907年首先提出了在
鏡片上鏡度漸進變化的概念。在1909年,亨利?奧爾伯德、高蘭夫提出采用
非球面技術(shù)來解決鏡片鏡度漸變的設(shè)想,但沒有付諸實施。1920年,波萊恩和考涅特提出新曲概念,即鏡片的兩個曲面由彎曲度自上向下逐漸增大的鏡面構(gòu)成,所以實現(xiàn)了由上向下鏡度逐漸增加的目的。以上兩種鏡片
模型分別提出漸進
焦點鏡片的概念和各自的設(shè)計思想。這兩種模型的鏡片有同樣的缺陷,即
像差太大,超出了人能承受的范圍,無法戴用。
V!*1F1 Uun0FCA> 第二次世界大站后,德國人路斯提出了鏡片斜射像散的新觀點,即斜射像散不需要百分之百地消除掉,只要消除到人眼無法察覺的程度就可以了。該觀點為鏡片設(shè)計提供了新思路。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