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建成蚊子工廠 用于病毒防控研究
中山大學一團隊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該工廠面積超過3500平方米,有4個車間,每個車間按照現有技術能夠每周生產500萬只雄蚊,用于病毒防控研究。 ![]() 今日,中山大學宣布,該校奚志勇團隊首創(chuàng)的控制蚊蟲媒介技術經過初期試驗顯示,沃爾巴克氏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登革熱、登革出血熱以及寨卡病毒等由伊蚊傳播。伊蚊是傳播重要蟲媒傳染病的媒介。奚志勇介紹,該團隊利用顯微胚胎注射技術,在果蠅、伊蚊和庫蚊體內提取沃爾巴克氏體,并成功將其導入到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體內,使其與蚊蟲形成穩(wěn)定的共生關系。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實驗室雄蚊與自然界非攜帶沃爾巴克氏體雌蚊交配所產的卵不能發(fā)育!跋裾ê偷歉餆岬南x媒病要維持傳播,都需要一個最低的蚊媒數量臨界線。”通過大量釋放實驗室雄蚊,可以使蚊子種群數量降低到足以引起疾病流行的臨界線以下。 |